癌症治疗新发现 肿瘤形状可决定癌症是否会发生转移
癌症为难以治愈的一点就是,癌症容易发生转移,而转移性早已是影响癌症患者治疗康复的重要因素。一旦肿瘤细胞出现转移,其治疗难度更大,治疗带来对患者身体的伤害也更大。据我国专业远程会诊、出国看病、赴美就医和高端体检平台美域健康介绍,大部分癌症患者死因就归结于肿瘤转移。不过有好消息传来,近有研究认为,肿瘤形状或许与是否会发生转移有关。近日,来自伊利诺伊大学的研究人员在《自然材料(Nature Materials)》【详情】
发布于:2016-05-12
癌症治疗新发现 肿瘤形状可决定癌症是否会发生转移
癌症为难以治愈的一点就是,癌症容易发生转移,而转移性早已是影响癌症患者治疗康复的重要因素。一旦肿瘤细胞出现转移,其治疗难度更大,治疗带来对患者身体的伤害也更大。据我国专业远程会诊、出国看病、赴美就医和高端体检平台美域健康介绍,大部分癌症患者死因就归结于肿瘤转移。不过有好消息传来,近有研究认为,肿瘤形状或许与是否会发生转移有关。近日,来自伊利诺伊大学的研究人员在《自然材料(Nature Materials)》【详情】
发布于:2016-05-12
科学家发现逆转肿瘤耐药性技术 为肿瘤生物治疗开辟了新途径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黄波团队日前发现,包裹化疗药物的肿瘤细胞来源的微颗粒(一种100-1000纳米的囊泡)能够有效的逆转肿瘤再生细胞的耐药性,为目前克服临床肿瘤耐药性提供了潜在手段,并为肿瘤生物治疗开辟了新途径,相关研究结果以题为Reversing drug resistance of soft tumor-repopulating cells by tumor cell-derived chemotherapeutic microparticles于5月10日在Cell Research杂【详情】
发布于:2016-05-12
中国科学家近红外功能染料原位研获突破 实现对肿瘤组织的精确定位
近,华东理工大学化学学院朱为宏课题组在近红外荧光识别染料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成功实现了对β-半乳糖苷酶的实时在体、原位检测,并获取了高分辨三维活体成像信号,实现对肿瘤组织的精确定位,相关研究成果以Real-Time Tracking and In Vivo Visualization ofβ-Galactosidase Activity in Colorectal Tumor with a Ratiometric Near-Infrared Fluorescent Probe,在《美国化学会志》在线【详情】
发布于:2016-05-12
瑞典研究者发现 癌症诊断可增加精神疾病风险
近期,瑞典斯德哥尔摩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的卢登浩(音译)博士等人发表在《美国医学协会杂志-肿瘤学》上的一项研究成果显示,癌症与一些精神疾病的风险增加相关,也增加了精神科药物的使用量。据我国专业远程会诊、出国看病、赴美就医和高端体检平台美域健康披露,该研究团队和一些合作者研究了几种常见由于癌症诊断引起的与与压力相关的精神疾病的相对风险和潜在变化,这些相关的精神疾病包括抑郁症、焦虑症、药物滥用、躯体形式障【详情】
发布于:2016-05-11
海外医疗动态:美国肿瘤学家提倡用联合疗法治疗癌症
在癌症研究中,没有哪项成功比大量减少儿童白血病导致的死亡人数更能引发人们的崇敬。从20世纪60年代到21世纪,研究人员使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幸存下来的儿童占比从约10%提高到90%左右。不过,有时会被忽视的一点是,对抗这种常见儿童癌症所取得的显著进步并非通过新药物或新技术的发明,而是通过手头上可用工具的重新评估实现的:对来自不同药物的相对获益进行坚持不懈的分析,并就如何好地以联合疗法的形式共同应用它们【详情】
发布于:2016-05-10
外媒:日本各地癌症死亡率差异大可达40个点
5月10日,人民网转述《读卖新闻》的报道,国际医疗福祉大学教授埴岡健一通过对日本全国344个区域病床医疗圈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得知,各地区癌症死亡率差异大可达40个点。据我国专业远程会诊、出国看病、赴美就医和高端体检平台美域健康介绍,埴岡教授通过对2008-2012年日本全国数据进行分析,将全国值设为100,以此为基准,换算出各地医疗圈的标准化死亡率,并对各地癌症死亡率及肺癌、肝癌、胃癌、大肠癌死亡率高低进行了比较。【详情】
发布于:2016-05-10
美国、日本、加拿大人患癌后 怎么治疗癌症
随着患癌人群不断增加,癌症的治疗方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手术、化疗等方式,各国都在不断研究更加有效的癌症治疗方式。在整合外国媒体报道后发现,美国将抗癌视作登月计划,新的car-t细胞疗法在治疗血癌上有着喜人的效果,35名患者进行为期一年半的临床试验后,94%的人症状完全消失。加拿大在癌症研究上也处于地位,渥太华医院癌症研究中心使用两种病毒来消灭癌细胞,目前已进入人体实验阶段。此外,日本也在不断推动癌患者【详情】
发布于:2016-05-09
专家指出:免疫疗法对抗癌症应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近日来,魏则西事件不断引发社会热议。21岁的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大学计算机系学生魏则西,患有罕见的滑膜肉瘤晚期,到武警北京二院接受一种肿瘤生物免疫疗法,在接受4次治疗、花费20余万元后,发生肺部转移,终去世了。据知,魏则西在进行这种免疫治疗前,曾托香港朋友买过PD-1抗体药物,这是货真价实的肿瘤免疫疗法药物,但对他无效;美国前总统卡特用的也是此药,脑中的黑色素瘤消失了。为何会如此?专家介绍,因DNA个体间存在【详情】
发布于:2016-05-09
中国科学家发现 ETV6的常见遗传变异与大肠癌易感性相关
5月5日,在新的《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发布了南京医科大学研究人员发现ETV6的常见遗传变异与大肠癌易感性相关的课题成果。南京医科大学的陈锦飞(Jinfei Chen)主任医师、张正东(Zhengdong Zhang)教授和王美林(Meilin Wang)副教授是这篇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 据我国专业远程会诊、出国看病、赴美就医和高端体检平台美域健康介绍,陈锦飞长期从事消化道肿瘤以及肺癌的多学科综合治疗以及个体化【详情】
发布于:2016-05-09
癌症治疗新方法 利用免疫系统攻击癌症时代到来
通过身体的免疫系统来抗击癌症的技术已经实现,在超过90%的晚期病人病情得到缓解的报道之后,已经引起了海内外医疗界的关注和追捧。但是这些数据并没有被公布或审核而且2例患者据说已经死于极端的免疫反应。专家说,这一试验是令人兴奋的,但仍然是一个婴儿般的一小步。我国专业远程会诊、出国看病、赴美就医和高端体检平台美域健康介绍,在华盛顿特区美国科学促进协会年度会议上。来自西雅图的哈钦森弗莱德癌症研究中心的首席科【详情】
发布于:2016-05-09
在线咨询
电话咨询
400 - 882 - 3548
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