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案例故事
更多卫小春哈佛演讲:中国医疗卫生改革的现状和机遇
山西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卫小春于美国波士顿时间7月20日下午,在麻省医疗国际集团总部美国波士顿哈佛大道1号,做了题为“中国医疗卫生改革的现状和机遇”的主题医学讲座。
中国在哈佛医学院教学附属医院,诸如麻省总医院、丹娜法伯癌症研究院以及布列根和妇女医院医院机构实习、工作、交流研究医学工作者,中国在美访问学者、医院管理人员、医学留学生等医学界人士共计50余人报名参与此次讲座。
本次讲座,卫小春主任向参会医学界人士讲解了我国医改的基本内容以及面临的的几大问题,探讨了我国医改过程中遇到的瓶颈问题,从而剖析我国医改的现状以及未来发展中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看病的“三长一短”问题
到医院看病常常要面对“三长一短”,“三长一短”是一种诠释“看病难”的流行说法,即挂号、候诊、收费队伍长,看病时间短。在国内一些医院,经常看到这样的景象,医院门外不管白天黑夜,聚集的挂号人群熙熙攘攘,尤其是晚间小到三张报纸一张床,大到几块泡沫、一床薄毯,地上“住满”从各地赶来挂号看病的患者及家属。
挂号排队队伍排到大街上,一旦挂号大厅开门,患者家属们眼疾手快、拼命抢占有利位置的场景并非一年一度的春运,而是天天如此。“打地铺,通宵排队”苦熬几个小时甚至数天,终于挂上号见到医生,不管是普通感冒还是身患重症患者,往往和医生交流时间只有几分钟或十几分钟。
挂号难、看病时间短渐渐成了令整个中国社会头疼的顽疾。在讲座中,卫小春主任指出由于我国缺乏系统化的预约挂号流程,导致病人经常需要挂号长达数小时;而长期以来,我国民众早已经习惯了先挂号后看病的习惯,建立预约挂号系统,则会导致患者无法在当天在医院就医看病,这势必会导致民众的不满。中国民众一时难以习惯预约挂号的看病方式,这是推行预约系统的障碍之一,也是我国医改面临的一大瓶颈。
建立完善的预约挂号流程,减少病人等待的时间即是我国医改的基本内容,也是我国在推荐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中必须解决的难题。2015年5月17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提出,逐步增加城市公立医院通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全科医生预约挂号和转诊服务号源,上级医院对经基层和全科医生预约或转诊的患者提供优先接诊、优先检查、优先住院等服务。
意见提出到2016年底,预约转诊占公立医院门诊就诊量的比例要提高到20%以上。这势必会推动我国预约挂号系统的建设,引导我国民众不断的改变、适应预约挂号服务,接受转诊服务,从而逐步缓解挂号难的问题,缓解挂号难看病难题,提升民众的看病体验。
缓解医疗资源不均,加大推进分级诊疗
中国民众扎堆前往大城市看病,是导致挂号难的主要因素。而我国民众不论小病大病时间都会选择大医院,这也加剧了大医院的医疗负担,催生挂号难的问题。为何出现此种现象?卫小春主任在讲座中指出,由于我国医疗资源分配不均衡,大城市、省会城市等大医院通常拥有优良的设备和强大的医师资源,造成大医院人满为患、小医院门庭冷落的巨大反差。
根据卫生部门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80%的医疗资源集中在大城市,而其中30%的医疗资源又分布在大医院,即便同一地区不同等级的医院医疗卫生资源的分配差异也很大。小医院因为客流少,医疗设备更新慢、薪水低福利差等难以吸引医生人才,致使小医院医疗水平难以提升;同时医疗水平差则导致小医院客流少,如此往复小医院则陷入恶性循环之中。加之大医院虹吸效应,更加剧了我国医疗卫生资源不均衡的局面。
若改变此种态势,卫小春主任认为我国在推行医疗体制改革中,积极推进分级诊疗,合理分配医疗资源,增加一级、二级财政对基层医院的支持和建设,提升基层医院的福利待遇,引入优质的医生资源,提升诊疗水平,吸引更多的患者前往诊疗。我国相关部门也应逐渐引导民众树立正确的“看病观”,养成小病到社区大病到医院的就医习惯。让病情较轻、普通疾病的患者去社区门诊乃至基层医院,让大医院集中精力服务于身患疑难杂症的病人,增加医生和患者交流的时间,缓解挂号几小时看病几分钟的窘境。
长期以来,大医院在医疗资源上形成了的巨大优势,其并不乐意分流自身的资源;由于预约挂号系统会大幅度降低大医院的“客流量”,影响大医院的“收益”,大医院的管理层也并不乐意看到就医人数下降的局面;加之,实施分级诊疗制度,也会导致很多小病患者的不满,他们会认为在社区门诊、基层医院看病侵害了享受优质医疗资源的权利。
如何解决挂号难、平衡医疗资源、顺利推进分级诊疗、引导民众小病进社区大病上医院的就医习惯,则成为我国在未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面临的问题之一,也是必须要解决克服的瓶颈。随着我国医改不断地深化推进,政府势必会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投入,优化医疗配备设施,提供医疗技术人员的配置质量;出台配套政策,完善医疗保险等制度,推动我国医改从根本上落到实处。
卫小春主任的讲座引起广泛共鸣,现场医学工作者们纷纷表示参加此次讲座加深了对中国医改的认识,受益匪浅,获益良多。同时,与会者希望麻省医疗国际此后应多举办类似的讲座,为大家构建医学交流学习的平台,提供更多的探讨机会,从而为推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麻省医疗:赴美医疗、远程会诊、治疗方案咨询、用药方案咨询,“扫一扫”了解更多!
点击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