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案例故事
更多北京两医院代表参加中国专家哈佛讲座
7月20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副院长闫勇和北京朝阳医院副院长马迎民,在麻省医疗国际集团总部美国波士顿哈佛大道1号,作为讲座嘉宾参与了中国专家哈佛讲座,并针对“中国医疗卫生改革的现状和机遇”的主题与赴会认识展开谈论。
出席讲座的其他嘉宾有山西省卫计委主任卫小春、贵州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张光奇、山西省肿瘤医院院长徐钧、麻省医疗国际首席执行官George Wu博士和麻省医疗国际首席运营官Philip Chong。来自中国在哈佛医学院教学附属麻省总医院、丹娜法伯癌症研究院以及布列根和妇女医院医院等机构实习、工作、交流研究医学工作者,中国在美访问学者、医院管理人员、医学留学生等医学界人士共计50余人参与此次讲座。
长期在一线工作的经历,闫勇副院长对中国医改中涉及到的“医药分开”有着到的见解。医药分开的推行,表面是取消了药品加成,实际上是医院补偿机制的变化,促使医院承担起控制成本的责任。“医药分开后,控制成本成为医院的一项重要任务,而在药品这一部分,控制成本就是要将不合理的用药费用清除掉”,闫勇副院长指出,加强对合理用药的管理才能斩断药品供应商和医生间的利益链条,这就需要医师和药师在临床用药上形成统一的共识,通过临床的用药指南和规范,共同为患者设计合理、个性化用药方案,这就势必要求提高药师的临床知识和药学知识,也就意味着药师职能的转变。
闫勇(右三)、马迎民(右二)
针对国内挂号难看病难问题,很大程度上源于大医院挂号难,而基层医院社区门诊等并不存在这种情况。马迎民副院长指出,大医院应充分发挥三甲医院的带头作用,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对口支援和人员培训服务,为患者提供分级医疗、急慢分治、预约出诊、双向转诊的连续、节约、高效医疗服务。大医院应在患者自愿前提下为患者提供分级诊疗、安全快捷的双向转诊绿色通道,大医院带动基层医院、社区门诊,建立医疗联盟模式,寻求完善的运作模式,从而缓解挂号难、看病难的顽疾。
据介绍,麻省医疗国际由哈佛医学院资深医生、学者、教授共同创建,始终致力于为中国客户搭建直通哈佛医学院教学附属医院的专业医疗服务平台,提供远程会诊、赴美就医、高端体检等服务。同时,立足波士顿总部,麻省医疗国际希望凭借其在中美两国的资源优势,服务于更多的来自中国的赴美访问学者、医师以及留学生,为推动中美医学界交流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麻省医疗:赴美医疗、远程会诊、治疗方案咨询、用药方案咨询,“扫一扫”了解更多!
点击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