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域健康网

400-882-3548

首页 > 医疗健康 > 文章详情

“食品标签”的这些小秘密,你能看懂吗?

\

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想吃什么到一个大超市基本都能买到。越来越多的货物已经让人们挑花了眼。看着这个也好,那个也不差,不知道买哪个了。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包装和价格是他们的主要考虑因素。这是人之常情,但却忽略了食品的重要因素——营养成分。这些我们都可以从食品的包装说明上找到答案。今天,麻省医疗国际专家就教一教大家如何看懂“食品标签”。

     一、看食品类别——细微差别影响营养

    有时,食物的真实面貌并不是你以为的那样。

     1、果汁、果汁饮料

    如果标注“果汁”,那就是说除了水果中榨出的汁,完全没有加水。如果是“果汁饮料”或“饮品”,表明加的水要比纯果汁更多。

     2、复原乳

    由于经过两次超高温处理,复原乳在营养上有一定流失,维生素B1、维生素B6等略少,但蛋白质、钙没有大的损失。如果冲着牛奶的营养,可以选择低温巴氏鲜牛奶、发酵乳、常温纯牛奶;如果冲着美味,可以选择强化各种营养素的还原奶。

\

     3、调味奶

    以牛奶或还原奶为主料,添加调味剂,经过巴氏杀菌或灭菌制成的液体乳制品。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品种有:甜奶、可可奶、咖啡奶、果味奶、果汁奶等。这类产品中大多数会同时添加较多的蔗糖,需要注意饮用量。

    二、看配料表——种类越少越安全

    在食品配料表中,含量大的原料会排在位,少的原料排在后一位。专家指出,食品里添加剂越多越杂,则安全隐患越大,营养品质越低。所以,不要买配料表名单太长的食品。

    1、奶精:风味、口感近似牛奶,含有少量反式脂肪酸,但完全不能替代奶类的营养价值。

    2、麦芽糊精:升血糖速度极快,糖尿病患者应避开。

    3、代可可脂:其中可能含有人造的反式脂肪酸,会增大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等多种慢性疾病的风险。

    只要按规定使用添加剂,都是安全的。按常食用食物中添加剂的多少,可以列出一份“零食等级表”。

\

     1、可经常食用的:全麦饼干、营养麦片、蔬菜、水果、水果干、奶酪、花生酱、酸奶、自制面包等。

     2、可每周吃2-3次的:甜饼干、冰激凌、山楂片、鸡蛋卷、布丁、动物饼干、燕麦花卷、海苔、自榨果汁等。

    3、可以偶尔吃的:糖果、巧克力、薯片、薯条、玉米片、棉花糖、烤饼、果脯、虾条、碳酸饮料等。

     4、好不吃的:方便面、火腿肠、果冻、速溶奶茶。

     四、看营养成分——科学计算有助健康

    如今,正规的食品包装都贴着一张“1+4”营养成分表,即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及钠,以及这些含量占一日营养供应参考值(NRV)的比例。

以超市一款甜品为例:

\

    右侧的营养素参考值%(NRV%),是指每100g食品中该元素占我们一天人体所需的百分比。按照图示,每100g甜品含有脂肪31.6g,占推荐摄入量NRV的53%,也就是说吃200g该食品,就够一个成年人每天的脂肪需求。以后真的要看清楚再下嘴。

    1、选钠含量低的:摄入过多钠会导致血压升高。

    2、选糖分天然的:尽量不选添加糖精或过高果糖、玉米糖浆成分的食品。

     3、少买含反式脂肪酸的:过多摄入反式脂肪酸会让人血液胆固醇增高。

     五、看保质期——常见人人都该懂

     1、选距离生产日期近的:在保质期之内,好选择距离生产日期近的产品,安全系数更高。

     2、保质条件要看清:比如瓶装牛奶,标注在4℃—6℃下可以储藏5天,如果买回家却放在室温保存,结果很可能一天就坏了。

\

    六、看食品认证标识——国家认证才可靠

    关于食品的认证标识主要有:QS标识、无公害食品标识、绿色食品标识、有机食品标识,安全等级依次升高。

    1QS标识:代表着“生产许可”,是关于食品的基本的要求。通过QS认证就意味着该食品通过了国际质检总局的认证许可,才有资格生产销售。

\

     2、无公害食品:在生产过程中允许限品种、限数量、限时间地使用安全的人工合成化学物质。

\

    3、绿色食品:侧重于对环境质量评价达到一定的要求。

\

     4、有机食品:级别高的食品,在生产过程中不允许使用任何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

\

    七、“食品标签”认识误区

     0脂肪:糖含量挺高

     人体脂肪摄入过多时容易长胖,而糖吃多了也容易变胖。如果你仔细看就会发现,一些“0脂肪”食物的营养成分表和配料表中显示的糖分含量很高。

     0糖食物:糖也不低

    其实“无糖”并不表示没有糖,一般的所谓“无糖”食物是指不含蔗糖(甘蔗糖和甜菜糖)和淀粉糖(葡萄糖、麦芽糖、果糖)的甜食品,可能含有其他糖类替代品。所以,买的时候要看看食物成分表中是否有糖类替代品,如麦芽糖醇、山梨醇、木糖醇等。

\

    0反式脂肪酸:可能饱和脂肪酸多

    摄入过多反式脂肪酸,会增加人们罹患冠心病的风险,影响孩子生长发育等。反式脂肪酸常见于人造黄油、奶油糕点以及烘烤食物等。根据规定,每100克产品中含反式脂肪酸含量小于等于0.3克,即可标注为“0”,并不代表完全没有。不仅这样,反式脂肪酸减少了,为了口感,很多食物中饱和脂肪酸便增加了,同样不健康。

     0防腐剂:可能糖或盐多

    很多食物确实不含防腐剂,可是会含有一定量的抗氧化剂,也属于食品添加剂。比如方便面配料表中的定羟基前香醚、2,6-二叔丁基甲酚、特丁基对苯二酚等。另外,盐和糖都是很好的“防腐剂”,腌渍的食物会有盐分或者糖分过多的危险。

\

    综上所述,相信大家都学会了怎么通过食品外包装上的信息辨别食品的优劣好坏。既然商家都标注清楚了,我们一定要仔细地看,认真辨认。不要被外包装甚至是带有迷惑性质的包装“欺骗”了。除此之外,价格虽然是重要的因素,但也不可为了便宜而不顾产品质量。“质优价廉”是佳选择,但如果只是价廉,那就不要选择了。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为国内客户提供美国专家会诊、赴美就医、高端体检、精准医疗、医护培训等一站式海外医疗咨询服务出国看病/远程会诊费用、流程,“扫一扫”了解更多!

点击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