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案例故事
更多每天刷牙2次可预防癌症 刷牙应坚持6步走
据研究显示,定期刷牙可有助于预防肠道癌。
这是因为人口中有可以引起牙龈出血的细菌,而这些细菌能够通过血液进入肠道,从而引发癌症或者恶化已有的肿瘤症状。和正常细胞相比,在恶性肿瘤细胞中发现“梭杆菌(fusobacterium)”的几率要高几百倍。
现在研究员们已经发现,这种细菌能够使得肠道中的良性肿瘤恶化演变成为癌症。目前科学家们正在研究这种细菌到底是如何通过血液循环进入肠道的。有人提出,如果一个人牙龈出血的话,那么这种细菌就有可能进入肠道。
研究者们发现,这种细菌携带有一种蛋白质,这种蛋白质使得它们可以黏在糖分子上,从而依附在肠道内促进息肉或者癌症肿瘤的生长。据美域健康了解这种细菌是一种厌氧菌(不蓄意呼吸氧气),因此它们很适合在肠道内生存。
这份发表在《细菌生长与微生物》杂志上的研究来看,在附着在息肉或者肿瘤上之后,这种细菌将会促进它们的生长。通过对这一过程的研究,研究者们认为这有可能会导致开发出新药物来治疗肠癌(每20个人之中就会有一个人患肠癌)。
来自哈佛大学TH Chan公共卫生学院的教授是温蒂·加勒特是这项研究的联合作者,她指出对这一机制的更进一步理解有可能帮助人们不再患癌症。她补充说道:“或者,也许更加重要的是,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如果立足于相同或者相似的细菌糖结合蛋白机制的研究,那么就有可能防止这些细菌恶化肠癌。”
口腔内的梭杆菌可以恶化牙龈病,因为这种细菌就好像其他细菌的“锚”一样环绕在牙齿和牙龈的周围,从而有助于形成一个生物膜--各种细菌在这里堆积厚厚的一层,把牙龈周围都侵蚀殆尽,导致发炎、牙齿松动。除开能够恶化癌症外,这种细菌也能够恶化肠道条件,导致溃疡性结肠炎,这反过来又和癌症有关。
美国哈佛陈曾熙公共卫生学院研究人员说,小鼠实验显示,梭形杆菌可以将肠道中的癌症前期改变“转化”成癌,也能让肠道中的所有肿瘤变得更大。另外,它还会令溃疡性结肠炎的症状进一步恶化。梭形杆菌存在于口腔内,可引起口腔感染,在健康人的肠道内十分罕见。研究人员在《细胞宿主与寄生体》杂志上发表文章说,他们认为,如果牙龈有出血,这种细菌就可以通过血管进入肠道。
此外,日本爱知县癌症中心研究所得出的研究结果显示,每天刷牙2次以上的人,患口腔或食道癌的概率比刷1次牙的人低3成。完全不刷牙的人,患癌概率是刷1次人的1.8倍。
该调查询问了该中心内961名头颈癌及食道癌患者及2883名未患病者进行了有无刷牙、吸烟、饮酒等习惯。调查者年龄从20~79岁不等,平均年龄为61岁。
分析结果显示,每天刷牙2次以上的人比刷1次的人患癌概率低约29%,完全不刷牙的人的概率是刷2次以上人的2.5倍。据悉,对抽烟和饮酒的人进行单分析也获得了相同结果,明确显示出无刷牙习惯和其它危险要素无关,是单存在的致癌危险要素。
这些发现或许能帮助研发治疗肠癌的新药物。不注意口腔卫生会引发一系列疾病,早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因此如何科学刷牙以维护口腔卫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对此,美域健康建议应采取以下方式刷牙,能很好的清洁口腔。
刷毛紧贴牙面:尤其是牙的邻面和后磨牙的远中面,是菌斑附着多的地方,应尽可能的从不同方向和角度使刷毛与牙面紧贴便于清洁。
牙刷头的动作:使用一种刷牙方法、一个刷牙动作,是难以去净菌斑的,只有综合运用旋转、颤动、纵横向等刷洗动作,才能较好的完成刷牙。
分区依次重复刷洗:口腔可分为上、下、左、右四个大区,必须按照一定的顺序依次重复刷洗,避免遗漏。
良好的刷牙握法:两种-握手式和握笔式。握笔式拿牙刷时,握持刷柄轻松,容易进行颤动的动作,颤动的次数多,与牙面接触频率高,能增强清洁效果:而握手式拿牙刷时,刷牙易出现大的横刷动作,造成牙体、牙龈损伤,故提倡握笔式牙刷握法。
足够的刷牙次数和时间:刷牙“三三三制”即每次三分钟,每次三个面,每天刷三次。中午不刷牙者一定要好好漱口。
刷牙的同时连舌头一起清理,因为舌头上聚集着细菌和食物残渣,会导致口臭。
刷牙是人们为常见、频繁的清洁牙齿口腔的方式,但很多人虽然天天刷牙,但并不会“刷牙”。因此,学会正确的刷牙姿势才是守护口腔健康的一大要诀。美域健康披露的以上6步刷牙法,希望各位能认真学习,并在每日的刷牙中练习,从而养成健康科学的刷牙方式,守护口腔,捍卫身体健康。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为国内客户提供美国专家会诊、赴美就医、高端体检、精准医疗、医护培训等一站式海外医疗咨询服务出国看病/远程会诊费用、流程,“扫一扫”了解更多!
点击立即咨询